发布时间:2022-04-19信息来源:爱博诺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需求已经从最初的“看得见”、“看得清”转变为“看得好”,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复明”手术发展为“屈光性”手术。人工晶状体经过数代的发展,材料、设计和工艺上已十分成熟,可供选择的人工晶状体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光学功能。
屈光人工晶状体起点款就是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也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时间最长的人工晶状体。如果是已经习惯戴老花镜、术后无视近需求或仍想保留戴近视镜习惯的患者,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通常是很好的选择。此外,眼部条件不适合植入功能型人工晶状体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单焦人工晶状体,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
在考虑自身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可根据个人用眼需求选择功能型人工晶状体:(1)规则性角膜散光≥ 0.75 的患者可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2)除远视力外,希望获得近视力的患者(读书、看报、看手机等)可选择双焦点人工晶状体;(3)除远、近视力外,希望获得中程视力(台式电脑、打麻将、下棋、汽车仪表盘等)的患者可选择三焦点人工晶状体;(4)对视力要求高、希望获得连续视力,术后全程脱镜的年轻患者可选择景深延长型人工晶状体等等。
人工晶状体的选择
针对特殊人群,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所考虑的因素要更多一些。如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26mm或近视度数>6.0D)往往眼球拉长、囊袋大、悬韧带松弛,此类患者易发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倾斜或偏心,引起人工晶状体不稳定。植入大直径人工晶状体或者搭配囊袋张力环,支撑力更大,稳定性更好。高度近视患者合并眼底病的概率也更高,大光学区的人工晶状体可充分观察眼底,暴露视野。再如糖尿病患者眼内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更加强烈,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针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较易出现前房反应的患者,术前应严格控制和稳定血糖,使用低创性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或相容性较强的如肝素表面改性的人工晶状体,避免患者产生前房反应。
总之,选择人工晶状体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用眼习惯与需求,重视术前的精准测量与检查,并结合瞳孔大小、散光状态、Kappa 角等进行个性化的考量与选择,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以获得最优化临床效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咨询您的诊疗医生。
[1]王凯. 白内障患者需慎重选择人工晶体[J]. 江苏卫生保健, 2019(8):1.
[2]李中华, 刘雪, 周丽. 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的选择[J]. 当代医学, 2011, 1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