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8信息来源:爱博诺德
普诺瞳®离焦镜产品系列采用特殊的微结构离焦排布和设计,在离焦刺激有效控制与戴镜舒适性之间做到更优平衡,按照三类医疗器械的出厂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各项要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具备多重优势的普诺瞳®离焦镜正在广泛应用于近视防控门诊中。
产品合理的微结构设计与严格的质量管控是近视防控有效性的基础,且近视管理需要基于多维度评估体系,为每位患者制定阶段性、动态化、可量化的防控处方,每一个处方背后承载着眼科医生等视光工作者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每一位患者的诊疗需要专业的医疗检查、验配、持续的复查和随访,需要专业团队进行长期持续的服务,尤其是眼科医生的参与仍是重中之重。
01验配实战建议
信息采集:
年龄、性别、主诉、初发近视年龄、戴镜史、近视家族史、用眼习惯、营养发育情况等,用于患者基础情况分析。
专科检查:
包括视力检测、眼压检测、散瞳/小瞳条件下客观和主观屈光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眼轴、裂隙灯、眼底等,综合评估近视的发生、发展,用于指导离焦镜验配。
精准验配:
光度足矫:足矫视力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需要根据个体状况确定最佳视力状态;
选择稳固性好的镜架:避免下滑、歪斜,如有必要使用防滑鼻托或耳钩,框高做好30mm-40mm,建议镜架尺寸尽量满足镜架水平尺寸(鼻梁+镜圈)-瞳距≤8 mm,考虑配戴舒适性,垂直尺寸不建议超过48 mm;
视功能检查:包括Worth 4、远眼位、近眼位、AC/A、NRA、PRA、BCC、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等;
精准加工:镜片的加工如镜眼距、前倾角、面弯、镜腿长度、镜腿弯点位置等,满足个性化调整要求,保证功能区域覆盖。
普诺瞳®离焦镜验配要求
正确配戴:
端正配戴,避免镜架下滑、歪斜。
建议全天配戴,至少12h/天,除睡觉和剧烈运动外,特别是对于低度数和远视储备不足的孩子。
定期复查:
取镜后1-2周跟进:视远/中/近距离清晰度,视觉稳定性和舒适度,户外活动时视觉表现,戴镜后适应程度和整体表现。
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屈光度、眼轴、视功能、镜架等。
良好的用眼习惯:
包括正确坐姿、光线适宜、减少电子产品使用、多做户外运动等。
02患教沟通指南
配镜前:
4个看好:医生诊断、验光处方、生物测量结果、视功能检查结果,并与家长适当说明;
与家长和孩子充分沟通接受范围、选择的产品作用机制、设计优势以及适配要点等;
选择品牌专业、防控有效、品质可靠、临床应用反馈好的产品,如普诺瞳®离焦镜。
配镜中:
向家长和孩子讲解清楚离焦镜外观与普通单光的区别、控制原理、控制率,可结合眼球模型等工具说明;
告知家长和孩子离焦镜正确戴镜方法及配戴时长,对于度数低的孩子更要强调全天戴镜的重要性;
向家长和孩子讲清楚适应期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一般1周时间多数孩子能够完全适应;
注意合理健康的预期管理,说明近视防控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同时也要强调近视防控的重要性;
签好质保承诺书,有利于戴镜期间获得相关服务。
配镜后:
向家长和孩子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建立屈光档案观察患者戴镜期间的屈光度和眼轴变化情况。
03规律复查,评估调整
当患者控制效果良好时,建议继续规范戴镜,保持良好用眼习惯;
当患者控制效果未达到预期时,先分析原因:
检查镜架是否变形、镜片是否磨损、配戴位置是否正确;
测眼轴,眼轴变化情况;
测视功能(AC/A、NRA、BCC、PRA、)FLipper,根据视功能结果给家长做出相应的解释;
了解孩子每日戴镜时长;
了解孩子身高变化、学习时间、读写姿势、看电子屏时长、户外运动时间、饮食情况等。
通过各项检查评估和与家长患者的充分沟通,决定下一步的调整方案:
继续观察坚持随访;
继续戴镜,联合低浓度阿托品;
升级OK镜;
升级离焦软镜,并与离焦软镜交替使用;
其他。
验配及患教沟通建议小结
精准验配:确保光度足矫、稳固镜架和精准测量,让微结构离焦框架镜与患者充分适配;
全程沟通:配镜前后与家长孩子充分沟通和科普宣教很重要,医生需结合患者生活习惯、戴镜习惯、眼部情况和近视进展情况,制定个性化近视防控方案;
规范配戴与规律随访是关键:强调全天规范戴镜、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和定期复查(屈光度、眼轴、视功能),动态监测防控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以学习交流为目的阅览使用。如涉及医疗产品应用和疾病治疗方案,应遵循适用的诊疗规范和法律法规,并根据具体情况就医并遵从医嘱。本文所含信息不旨在进行任何产品招商,或对任何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或对任何产品进行超出批准适用范围的应用。